杨鼎玄道长,作为道教文化传承的重要人物,在全真吕祖蓬莱派、茅山上清派等多个道派均有深厚造诣,同时在闾山派中担任重要角色,是闾山派从一品仙职,闾山奏职法会八大师之一,身兼闾山派红头法师与闾山派奏职法会左教主。他以自身的修行体悟和丰富学识,对闾山派有着深刻的见解与讲解。
闾山派,又称闾山道、闾山教,其起源最早可追溯到闽越故地的原始宗教,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融合道教派系中净明道、灵宝派诸派的宗教形式,逐渐形成了一个以福建为中心,向外广泛传播的道教流派,其信众遍布福建、广东、浙江、江西、江苏、湖南、台湾以及东南亚等地。
从法脉传承来看,闾山派与净明道有着紧密的联系,都尊崇许逊为祖师。许逊,字敬之 ,被后人称为许真君,宋徽宗敕封其为“至道玄应神功妙济真君” ,证位为天枢使相,为天府四相之一,既是西山净明派祖师,也是闾山派开山始祖或教主。在东晋时期,许逊信仰本是江南流行的巫术性民间信仰,其一支在上层社会逐渐正统化,与道教融合形成净明道,注重伦理道德;另一支在民间下层发展,以江西庐山为发祥地,在保留巫术特色的同时,吸收道教正一派内容,并与印度瑜伽等结合,注重科仪与法术,形成闾山法,后以民间女神陈靖姑信仰为依托,最终形成闾山派。陈靖姑生于唐天祐二年,相传13岁到闾山许逊处学法,三年后艺成归来,能降妖伏魔、扶危济难,24岁时为福州祈雨而力竭身亡,被历代加封,她与林九娘、李三娘结拜为姐妹,合称“闾山三奶”,成为闾山派重要的信仰神祇,被民间视为“妇幼保护神”“护胎佑产三女神”等 ,其信仰也极大地促进了闾山派的传播与发展。
展开剩余46%在法术与科仪方面,闾山派以符咒道术为主要修行方式,其符咒种类繁多,涵盖治病、驱邪、镇煞、求财、招桃花等诸多方面。闾山派的法术以刚猛凶悍著称,甚至被称为比茅山派还要狠辣,常用法器包括灵刀、龙角、八卦盘、镇邪戟等,行事风格独特。其特有的“三界兵马”系统更是神秘,修士通过法坛奏本可召唤不同类型的兵马:人仙兵马来自师门传承,忠诚护主;地仙兵马为阴界鬼兵,攻伐凌厉,但需供养且容易反噬;天仙兵马是天庭军灵,威力极大,然而召唤门槛极高。每位闾山修士所能召唤的兵马数量和种类,与自身的生辰八字、法坛级别、元神契合度密切相关 。闾山派的科仪内容也较为广泛,像“五台全科”“祝由科”“表辰奏赦”等,其中“祝由科”源自古代方术与巫法,不用药方,仅凭符祝就能治病。
闾山派在传承过程中,道士分为红头法师和黑头法师(乌头法师)。红头法师主要尊奉“陈靖姑”“林九娘”“李三娘”等祖师,以红头巾作为标记,被称作“三奶派”,主要从事驱邪收妖、消灾解厄、押煞纳福等吉祥法事;黑头法师则以超度亡灵等法事为主 。闾山派的道士为散居道士,每个道士都拥有自己的法坛,法坛名称的来源,一是拜师学艺圆满后,通过传度仪式封坛号自立法坛。
杨鼎玄道长认为,闾山派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不仅要坚守传统的法脉传承与法术科仪,更要秉持道教“仙道贵生,济世度人”的宗旨,将闾山派的精神内涵融入到生活实践中,为社会的和谐、民众的福祉贡献力量。通过如“安龙祭土”等法事活动,调节环境气场,为人们营造更好的生活空间;以驱邪消灾、治病救人等法术,帮助信众解决生活中的困扰,让古老的闾山派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继续传承其独特的文化与精神。
发布于:辽宁省嗨牛配资-炒股配资排名-配资股网站-网络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