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凌晨5点,青藏集团公司西宁东车辆段动态检查车间灯火通明。电脑屏幕上,一张张探测站回传的高清图像快速切换,走行部、车钩缓冲装置、基础制动等关键部位依次呈现。
动态检车员李君霞紧盯屏幕,手指飞快操控鼠标,放大、比对、标注,她的眼睛一刻不离屏幕。
“这里有点问题。”李君霞盯着屏幕上图像,点击鼠标迅速放大比对。画面中,比例阀连接管上一道细微裂痕清晰显现。凭借经验,她果断标注并上报。
与此同时,西宁列检作业场传来一阵阵清脆的敲击声。货车检车员完么肉旦手握检车锤,正在检查车辆部件,探身查看、下蹲敲击、抬头核对,每一个动作都细致而专注,随着脚步前进,锤声回荡,他的身后留下一长串“叮叮叮叮”的敲击声。
李君霞和完么肉旦是一对小夫妻,妻子通过屏幕捕捉风险,丈夫则在现场处理隐患。岗位不同,他们却在同一条安全链条上紧密衔接。
即便下班回家,两人也经常交流经验:哪些车型哪些部位易发问题,哪些图像在光线下容易误判。类似等等,看似随口的分享,既是一种心灵默契,也是业务上的互促互补。
“你标得准,我就处理得快。”完么肉旦向妻子打趣。“你检查得仔细,我判图就更有底气。”李君霞回应丈夫。
国庆期间,货运量陡然增加,完么肉旦每天要检查200多辆车,步行超过三万步。“现场检车就是要把隐患挡在列车出发前。”完么肉旦说。
长年累月的持锤检查,让他双手布满老茧,衣服常常沾满油污;李君霞每天要检查1000余辆车、约7万张图像。长时间盯着屏幕,令她常常腰酸背痛眼睛发胀,办公桌上经常备着眼药水。
“动态检车员就像给车辆做‘CT’,既要耐得住寂寞,也要经得起考验,多发现一个故障,列车运行就能多一份保障。”李君霞说。
2013年,李君霞和完么肉旦一起来到西宁东车辆段,在这里相识、相知到相伴,如今,他们已并肩走过整整12载。
夫妻俩有个约定:不带情绪上岗,岗位上必须保持最佳最稳的状态。12年来,这个约定从未改变。
天色渐亮,电脑屏幕上的图像依旧在更新,李君霞依然紧盯画面逐一核查,扼守着第一道安全关口;作业场上,完么肉旦的检查也在进行,锤声依然在股道间回荡……(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邢生祥 通讯员 赵风斌 李彬 张生青)
嗨牛配资-炒股配资排名-配资股网站-网络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