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到年报问询函一个月后,“粮食第一股”金健米业(600127.SH)的回复终于对外公示。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监管部门着重关注公司资产置换后净利润下滑的原因、乳制品业务营收下滑但毛利偏高的合理性等。
在2024年11月,金健米业与控股股东湖南粮食集团实施资产置换,目的在于聚焦主业,并解决与控股股东及关联企业的同业竞争问题。不过,在2024年,金健米业置出的饲料贸易业务使得公司营收减少,而置入的相关资产呈现亏损状态,拖累公司净利润。
知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表示,从国资改革及资产整合角度看,金健米业此举是为未来布局,虽置入资产短期亏损带来阵痛,但聚焦主业后,有望提升整体竞争力,逐步向全国性品牌迈进。
资产置换拖累业绩
“公司在2024年11月实施资产置换。请补充披露各业务板块主要经营模式,量化分析公司业绩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金健米业在5月26日收到的上交所《关于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以下简称“《问询函》”)中,上述问题赫然在列。
该公司发布的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营收46.27亿元,同比下降12.19%;实现归母净利润223万元,同比下降83.94%;扣非净利润-256万元,同比下降115.22%。
其实,金健米业的营收自2021年达到巅峰的67.06亿元之后,便呈现逐年下滑趋势。不过,在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方面,该公司在2023年尚有超千万的规模。如此大幅下滑,受到监管部门的关注。
记者注意到,2024年11月的资产置换,拖累了金健米业在该年的营收和净利润。
简单来说,金健米业向控股股东湖南粮食集团置出三家饲料贸易公司(金健进出口公司、金健农产品湖南公司、金健农产品营口公司)100%股权,并置入其持有的裕湘食品100%股权、中南粮科院82%股权(上市公司持有该标的18%股权)。
在2024年1—7月,金健米业置出的三家公司营收总和达7.76亿元,合计利润为-8.85万元。而置入的两家公司同期营收不足1.8亿元,亏损近900万元。并且,在2024年,置入公司的营业利润分别为151.92万元、-332.07万元,两家公司合计营业利润亏损180.15万元。
不难看出,置出公司削减了金健米业的营收,而置入资产拖累了上市公司的利润。
金健米业回复称,假设公司于2023年年初完成上述资产置换,模拟测算2024年营收为31.96亿元,同比下降2.09%;归母净利润为383.80万元,同比增长23.75%。
而对于净利润下滑,金健米业回复称,主要是因为农产品贸易业务板块利润下降导致,公司已于2024年完成资产置换,置出了主要从事饲料贸易业务的三家子公司,农产品贸易业务板块对公司未来业绩的影响将明显减少。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置入公司在营收和利润规模上不及置出公司,但在彼时的资产置换时,置出资产评估交易价格为1.142亿元(两家公司评估增值率分别为2.38%和22.32%),拟置入资产评估交易价格为1.912亿元(三家公司评估增值率均不足0.002%)。根据协议,金健米业还需支付7698.82万元差额对价。
因此,有行业媒体质疑:以盈利资产置换两家亏损子公司,且拟置入的两家亏损公司估值增值率却远高于三家盈利公司,这究竟是否合理?
不过,在彼此资产置换时,金健米业控股股东曾对裕湘食品、中南粮科院做出业绩承诺,在2025年至2027年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400万、600万和800万元。
记者致电金健米业,了解对方兑现业绩承诺的具体实施方案,以及其他相关问题,金健米业方面回应称,相关问题以相关公告为准。
詹军豪认为,此次整合让金健米业业务更加聚焦,只是置换阵痛会延续一段时间。
金健米业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营收同比下滑16.03%。但是,归母净利润为916.31万元,同比扭亏;扣非净利润776.54万元,同比增长537.43%。
除此之外,记者注意到,金健米业在一个月前收到问询函,该公司并未对外公告这一信息。
知名财税审专家刘志耕告诉记者,上市公司收到交易所问询函时,若监管机构明确要求披露或直接通过交易所官网公开函件,上市公司必须公告。但如果问询函未要求披露,则可不立即公告。但是,如果上市企业未能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回复,必须发布延迟回复的公告。
寻新增长点
事实上,金健米业的此次资产置换需置于当地国资转型的大背景之下来审视。2024年,是湖南国企“产业转型升级奋进年”。核心内容就是聚焦主责,深耕主业。
而金健米业是湖南国资控股的粮油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粮油食品和农产品贸易。此次置出的饲料贸易业务与主业协调效应有限。而置入的湖南裕湘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裕湘食品”)则是湖南当地较为知名的食品品牌之一。
不过,根据金健米业最新披露的2025年一季报,公司粮油食品和农产品贸易营收分别同比下滑3.76%和67.47%。但其休闲食品板块同比增长超420%。
该公司在回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将立足现有的产业优势,进一步进行补链、强链、延链,促进公司产业由传统口粮供给向好粮油、健康食品转型发展。
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认为,金健米业的营销模式、品类和产品相对单一,在此基础上布局“五多”(多品牌、多品类、多场景、多渠道、多人口)战略会比较困难。而休闲食品领域竞争更加激烈,当下零食量贩内卷加剧,在此展开布局的难度很大。
其实,金健米业在2024年财报和资产置换公告中也曾提到,粮油食品业务收入下滑受到市场竞争激烈、需求不振、原料单价下降等原因影响。并且,粮油主业中的面制品业务,在与同行业“金沙河”“陈克明”等主要面制品品牌的竞争中,存在业务规模较小、区位优势不明显等原因,在原料采购、市场营销、加工能力、研发创新等方面受到一定制约。
数据显示,克明面业的面条产品在2024年营收就达到25.6亿元,占总营收的56.06%。而在“2024河北省民营企业100强”榜单中,金沙河营收已经超过167亿元。
金健米业曾表示,公司将进一步聚焦粮油主业战略纵深,深化“绿色食品产业链”建设,加快推进产业链打造和产品转型升级,构建全产业链成本优势与品质壁垒,同时加强线上、线下多元渠道拓展,构建差异化竞争力以应对行业格局潜在变化。
“对于金健米业的传统业务,几乎每个省份都有区域性的品牌。它们要想进行全国化布局,还需付出更多努力。”朱丹蓬说。
詹军豪也提到,除了克明面业是知名全国性专业品牌,中粮集团、金龙鱼等也有延伸的粉面产品,但整体呈现有品类无品牌的状况,专业聚焦做粉面的品牌全国性机遇巨大。“金健”“裕湘”这类区域性品牌,要快速成长需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品质与创新能力。
“深加工可拓展多元化产品,如开发功能性面制品。全国化布局方面,一方面巩固区域优势,另一方面拓展新兴市场,借助电商等新渠道扩大市场份额。”詹军豪说。
嗨牛配资-炒股配资排名-配资股网站-网络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