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弟魔”这个词语,虽然是近年来的网络用语,但背后蕴含的行为模式却在中国历史上早已有迹可循。所谓“扶弟魔”,指的是那些在婚后依旧“竭尽全力”帮助自己娘家兄弟的女性。尽管这个词汇比较现代化,但它所描述的现象实际上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中国历史上,有一位女性堪称是第一位“扶弟魔”。她不仅把自己的儿子变成了傀儡皇帝,还让自己的兄弟们逐一掌控了朝政,最后甚至将国家的江山交给了自己的侄子。那么,这位历史人物到底是谁呢?
一、好姐姐,出乎意料的深厚
这位女性便是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王政君出生于王家,她的父亲名叫王禁,是一个好色且喜欢酗酒的男人。王禁的家庭成员众多,他有两个女儿和八个儿子。长女王君侠、次女王政君以及其他八位儿子分别为王凤、王曼、王谭、王崇、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等人。王禁在公元前51年将次女王政君送入宫中,阴差阳错地让她成为了太子刘奭的侍女。在皇宫中,王政君不仅尽心服侍太子,还与刘奭生下了儿子刘骜。经过一系列曲折的政治博弈,刘奭在公元前49年登上了皇位,王政君也因此被封为皇后。此时,王禁虽然被封为阳平侯,王家却依然没有真正显赫的地位。
二、扶弟魔的崭露头角
随着王政君的权力逐渐上升,王家也开始崭露头角。在公元前33年,汉成帝刘骜继位,王政君凭借着母凭子贵的优势,开始大力扶持自己的家族。王政君通过一系列手段,使得王凤、王崇等兄弟们逐步掌握了重要职务。王凤被任命为大司马、大将军,封号“益封五千户”;王崇则被封为安成侯,拥有万户食邑;其余的几位弟弟也都得到了爵位,如王谭成为平阿侯,王商成为成都侯,王立、王根和王逢时分别成为红阳侯、曲阳侯和高平侯。王家从一个普通的贵族家庭,一跃成为掌控西汉朝政的重要势力。
展开剩余60%三、扶弟魔的极致表现
不仅仅是照顾自己的亲兄弟,王政君对同母弟苟参的照料也不遗余力。苟参是王政君母亲李氏与前夫王禁离婚后所生的儿子,虽然苟参并没有血缘上的王家姓氏,但王政君依然让他担任了侍中和水衡都尉等职务。对于早逝的二弟王曼,王政君也不遗忘,她追封王曼为新都侯,并将王曼的儿子王莽作为继承人,让王莽在王家的继承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王政君家族的权力扩展,也让汉成帝感到不满。朝中一些大臣也对王氏外戚的过度掌控心生怨言,京兆尹王章就曾上书皇帝,建议罢免王凤,重新选拔忠诚的官员。汉成帝对这个提议有所倾向,但王政君及时采取了行动,她以绝食威胁汉成帝,最终保住了王凤的职务,确保了王家在朝中的权力地位。
四、王政君的最终胜利
汉成帝虽然是名义上的皇帝,但在母亲王政君的强势控制下,他实际上成为了傀儡,几乎无法干预朝政。王凤在辅政的十一年里,成功地将王家亲族成员安排到重要职务,直至王凤去世后,由堂弟王音接替;王音死后,王政君的弟弟王商接管了权力。王商去世后,王根接替,王根再因病辞职,最终王莽继位。王莽的登基,完全是王政君在背后操控的结果。尽管王莽通过政治手段成功篡位,但没有王政君的支持,他的成功是不可能实现的。
公元前7年,汉成帝去世,汉哀帝继位。然而,王政君的影响力依旧未曾减弱,她依然通过布局家族成员,牢牢掌控朝政。在汉哀帝死后,王政君继续操纵政治局势,并且把权力交给了她的侄子王莽。王莽最终在公元9年篡位称帝,而王政君以一位母亲的身份,成为了王莽成功的背后推手。尽管王政君在84岁时病逝,但她的“扶弟魔”行为也让她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位极为特殊且影响深远的女性人物。
参考资料:《汉书》、《资治通鉴》
发布于:天津市嗨牛配资-炒股配资排名-配资股网站-网络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