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色字“关注”
点头像进首页!
最爱押的飞度,这个竟然仅售23辆,飞度真的站不住了啊?
从月销过万到仅售23辆:飞度销量暴跌背后的保值率悖论
数据冲击与核心矛盾
谁能想到,曾经被车迷奉为"平民超跑"的本田飞度,如今会交出这样一份成绩单——2025年8月全国零售量仅23辆。这个数字甚至不够停满一个标准小型停车场,而就在不到三年前,它还能轻松实现月销超1.5万辆的辉煌。更令人唏嘘的是,对比2021年近10万的年销量,如今单月销量还不及当年一天的成交量,跌幅超98%。
然而诡异的是,在新车市场近乎"销声匿迹"的飞度,却在另一个战场保持着"硬通货"地位:3年保值率高达66.94%(小型车中排名第4),5年保值率45.1%,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在抵押车市场,它甚至仍是放贷机构眼中的"香饽饽"。
当一款车的月销量从"万辆俱乐部"跌至"两位数濒危线",为何其二手车残值却能逆势坚挺?全国每省卖不出1辆的"神车",凭什么在抵押市场仍是"硬通货"?这种销量与保值率的反向狂奔,正是我们今天要解开的"飞度悖论"。
销量暴跌与市场变局
巅峰时期的市场地位与消费认知
在小型车市场的黄金年代,本田飞度曾是现象级的存在。这款被称为"空间魔术师"的两厢车,凭借灵活布局和魔术座椅设计,在3.9米左右的车长里实现了越级实用空间。配合1.5L地球梦发动机带来的131马力动力与WLTC综合5.57L/100km的油耗表现,它完美平衡了"有劲"与"省油"这对矛盾需求,成为通勤族眼中的"经济适用王"。
巅峰时期(2015-2020年)月销量稳定在1.5万辆以上,2015年创下14.6万辆的年度销量峰值,2021年仍以96326辆的成绩领跑小型车市场。对于一款起售价不足10万元的小型车而言,这样的成绩堪称"现象级"。
销量下滑的核心原因
飞度的销量崩塌是新能源车型的外部冲击、产品力的持续衰退、政策与战略的双重挤压形成的"三维打击":
新能源车型的降维打击
中国小型车市场格局已彻底改写。2025年7月销量前十车型全部被新能源占据,吉利星愿以44274辆、比亚迪海鸥22941辆的成绩,将飞度的75辆远远甩在身后。这种差距的背后是:
• 使用成本差10倍:飞度每公里成本约0.45元,电动车仅0.05元,十年可节省4.8万元
• 配置代际差:8.58万的海鸥配备智能交互系统,而8.68万的飞度低配仅有收音机
• 政策福利倾斜:新能源车享受购置税全免+绿牌政策,相当于购车成本立减3万元以上
产品力衰退与战略失误
飞度的衰落更源于主动放弃产品竞争力。2020年换代时的"针对性减配"(后轮刹车从盘刹改为鼓刹、轮胎缩水等)导致配置水平倒退十年。同时本田电动化转型迟缓,将2030年电动车销量目标从60%下调至30%以下,研发资源投入不足,2024年经销商退网率达15%。
当飞度的"省油耐用"遇上比亚迪海鸥的"智能低价",这场较量早已跳出简单对比——前者代表过去十年的实用主义标杆,后者则是新能源时代性价比与智能化的新物种。
为何一款在消费市场遇冷的车型,反而成为抵押机构眼中的"硬通货"?销量暴跌与保值率高企的背后,藏着抵押车市场怎样的"逆逻辑"?继续阅读,下文将为你揭开这场价值认知错位的底层金融逻辑。
保值率悖论:销量与残值的反向运行
飞度保值率的核心支撑
飞度保值率的核心支撑是风险可控性与资产流动性两大金融逻辑的完美契合:
从风险控制角度看,飞度的可靠性构成抵押资产安全垫。1.5L地球梦发动机以"低故障率、低维修成本"著称,电子化设备少的极简配置进一步降低机械故障风险。对金融机构而言,这种"皮实耐用"意味着违约处置时车辆仍能保持良好工况。
资产流动性则依赖庞大市场保有量与旺盛需求。飞度在华累计销量超130万辆,形成"配件好找、维修便宜、转手快"的良性循环。数据显示其供需比仅为0.29,意味着每辆二手车背后有3-4个潜在买家。
抵押车市场的特殊性解读
抵押车市场的逻辑与消费市场截然不同:消费市场买的是体验,抵押市场赌的是安全。
飞度的"毛坯房"属性在这里反而成优势——配置简单、机械结构稳定意味着电子元件故障率低,维修成本远低于智能车型。金融机构看中其庞大保有量确保违约时快速变现,这种"东边不亮西边亮"的现象,为理解汽车保值率提供了新视角。
在燃油车时代构筑的保值率壁垒正在遭遇新能源浪潮冲击。飞度凭借皮实耐用长期占据残值榜首,但当智能电动车的电池衰减模型、软件迭代价值被纳入评估体系,当比亚迪海鸥等电动车型三年保值率突破65%,这场话语权争夺已然升级。
保值率神话的裂缝:当新能源车不再是"技术试验品",当8年15万公里电池质保成为标配,当OTA升级让车辆"越用越新",飞度赖以生存的残值逻辑正在被重新定义。《2025年小型车保值率排行榜》,看看飞度还能稳坐第几?
行业启示与市场趋势
燃油车的黄昏与新能源车的崛起
飞度的案例印证了"时代抛弃你时,连招呼都不打"的残酷规律。2025年7月中国小型车销量前十全部为新能源车型,传统燃油车"省油耐用"的核心竞争力已被"使用成本、智能配置、政策适配"取代。
数据显示,新能源车市场占有率已达40.3%,预计2030年将突破50%。当年轻消费者开始用"屏幕尺寸""语音指令响应速度"衡量一辆车的价值,飞度们的衰落就不再是个案——标志着以机械性能为核心的汽车时代正在被智能出行时代彻底重构。
从飞度悖论看汽车市场的价值重构
飞度的销量暴跌与保值率神话松动,折射出汽车市场价值体系重构:消费者对汽车的定义已从"机械工具"转向"智能伙伴",市场竞争从"参数比拼"升级为"体验较量"。
时代启示录:没有永远的神车,只有时代的神车。飞度的案例警示车企:"省油耐用"的传统护城河已非万无一失,唯有以用户体验为核心,持续推进智能化、场景化创新,才能跟上市场变革步伐。
飞度的故事,是燃油车时代的一声叹息,也是新能源车时代的一面镜子。它提醒我们:没有永远的优势,只有持续的进化。
理性消费启示:在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的选择中,"适合当下"比"怀念过去"更重要。2025年的中国车市,新能源车主流化已成定局,消费者需结合充电便利性、智能化需求与长期用车成本综合决策,而非被单一"保值率"标签绑架。
无论是消费者的购车决策,还是行业的转型路径,唯有直面变革浪潮,才能在时代的换挡期找准自己的坐标。
点击蓝色字“关注”
点头像进首页!
嗨牛配资-炒股配资排名-配资股网站-网络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