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本水浒传中,最后一回为《玄女宫神摄天书,梁山泊雷轰石碣》,其中有一段这样的叙述:“忽得东京消息,殿帅府掌兵太尉高俅,今被李纲奏了一本,下旨罢官。接连又一消息,却是济州太守张叔夜到任。宋江一惊一喜,说道:‘前日蔡京失宠,高俅今又罢官,天可怜见俺们兄弟,能有一日奸臣尽除,忠臣当国,朝廷下诏,赦罪招安,大家重见天日,博得个一官半职,也不枉在此聚首一场。’”
宋江又惊又喜,下令“宰杀猪羊牛马,全山做筵,大宴十日”的时候,“除去公孙胜、鲁智深、武松三个空座,实数一百五员,依石碣上天罡地煞题名,各按次序入座。”
《古本水浒传》也叫“梅氏藏本”,该书是不是施耐庵先生原著,学术界依然有争论,有学者认为《古本水浒传》后五十回与前七十回“情节结构连贯吻合,布局前后呼应,前后人物性格特征一致,世界观一致,艺术风格一致,时代特征地方特征也一致。”
《古本水浒传》没有梁山军受招安故事,后五十回的梁山好汉依然攻城略地惩奸除恶,通行本中“神秘消失”的祝家庄铁棒教师栾廷玉(前七十回只说他死了却没说被谁杀的)、扈家庄飞天虎扈成、柴进庄上教头洪彦、大名府副牌军周瑾都纷纷出现,而且武功似乎都有长进。
展开剩余81%这些梁山之外的“好汉”暂且放下不提,咱们要聊的是张叔夜出任济州太守,宋江为何又惊又喜?公孙胜和鲁智深武松为何离开梁山?
公孙胜和鲁智深武松离开梁山,是在张叔夜出任“济州太守”之前,这里我们还有必要解释一下:小说取材于史料,但毕竟不是史书,所以把“徽猷阁待制、知海州”写成“济州太守”也不算错误,如果这也算错误的话,《西游记》也会因为出现了“锦衣卫”而被判定虚假,《三国演义》中的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而被说成是路盲,就连水浒传前七十回,也有很多地方“与事实不符”,比如杨志押运生辰纲,根本就不会走黄泥岗。
张叔夜是在擒获“宋江副贼(梁山二把手,不知是吴用还是卢俊义)”后晋升的“徽猷阁直学士、知济南府”——北宋济州下辖辖巨野、金乡、任城、郓城四县,而济南府领历城、禹城、章丘、长清、临邑五县,不是一个行政区划,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看前七十回,就会发现施耐庵对地名和路线并不太在乎,读者诸君可能还发现过更多此类的“疏忽”。
放下正史不提,咱们专聊《古本水浒传》:此书前七十回与通行本基本或完全一致(现在的通行各版本因为出版商不同,也有些许差异,比如晁盖遗言,在《汇评忠义水浒传》中也比《水浒全传》多了“贤弟莫怪我说”六个字),后五十回则完全不同。
古本中的林冲大仇得报,鲁智深武松和公孙胜则有不同想法,他们可能是厌倦了无休止的打打杀杀,或者是得到师门指示,先后萌生了去意。
最先离开的是入云龙公孙胜,他是不辞而别,只留下了花笺一页:“罡煞群雄,应劫寰中。天遣治乱,长人执弓。戈矛化铁,战马嘶风。云飞星散,水碧山空。 无终有始,有冬无春。玄机谁识,入圣通神。 奉师养亲,抱璞全真。敢违天命,雷火焚身!”
公孙胜虽是修道之人,但毕竟还没有成仙,所以还不能预知未来,他的离开,应该是师父罗真人给了他指示——按照修仙界的常规,罗真人要想给公孙胜传信,别说是宋江吴用,就是混世魔王樊瑞也发现不了。
当时没有其他人发现罗真人与公孙胜联络,宋江吴用对公孙胜的留言也是一知半解:“宋江因笺上有‘云飞星散,水碧山空’之句,语气不祥,心中老大不快,便将这花笺藏过,不给别人观看。合寨头领,只知公孙胜留书告别,还山养亲去了。”
宋江吴用不懂的事情,不代表别人也不懂,在所有版本(包括古本)的前七十回中,都有智真长老给鲁智深的那四句偈语:“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
林是野猪林还是林冲,山是二龙山还是梁山,水是不是水泊,江是不是宋江,读者诸君可能会有不同解读,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智真长老虽然没有展示武功和法术(传鲁智深杖法那是新版电视剧的“创造”),却早就看出鲁智深将来“正果非凡”,那四句偈语,也说明他有预知未来的本事。
罗真人能预料梁山结局,智真长老应该也能,鲁智深潜移默化受熏陶,也颇有大智慧,于是公孙胜走后,他就跟武松商量:“洒家做了强盗,好烦忙,不曾去五台山一次,不知师父如今好否?俺今想起,便欲赶去奉他修行,明日便走。”
说鲁智深肯主动回五台山“修行”,估计读者诸君都不会相信,武松是梁山少有的精明人之一,他自然是心有灵犀:“我居然是个头陀,却从未朝山进香,念经礼佛,说来可笑。你去,我想与你做伴同行,也得睁开两眼看佛面,合上两手拜佛慈,放开两足踏佛地,且占一下出家的风光,你道可好?”
连张青孙二娘都知道,武松那个“头陀”身份是假的,那套行头和装备也是别人的,让武松“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比太阳从西边出来还困难。
鲁智深武松肯定是从公孙胜离开这件事中受到了启发,或者接到了智真长老的传信,这才结伴离开,于是梁山重新分设步军五虎将、八骁将的时候,虽然给鲁智深武松留了位置,但他们跟公孙胜一样,早已远在千里之外了。
公孙胜和鲁智深武松都走了,宋江的又惊又喜,也不是没有依据:正史中的宋江确实是被张叔夜击败收降,但梁山喽啰在那场败仗中肯定折损不少,蔡京高俅潼关也是被朝廷贬的贬杀的杀,也算是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正史中的蔡京客死潭州,童贯被宋钦宗下旨斩首,高俅外放后连应有的葬礼待遇也被李若水上奏取消——李若水亲眼见过招安的宋江三十六人,还写了一首《捕盗偶成》:“去年宋江起山东,白昼横戈犯城郭。杀人纷纷翦草如,九重闻之惨不乐。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狞卒肥骖意气骄,士女骈观犹骇愕。”
《古本水浒传》看着比较靠谱,不像通行版后五十回那样,让人气得撕书砸电视,只可惜这本书流传不广,作者是不是施耐庵也有争议。
其实《古本水浒传》是谁写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本书能告诉我们很多道理,还若隐若现地让人能联想到“玄女天书”纯属宋江伪造,就连那块石碣,也被天雷击碎,这就给了我们从史料中探寻宋江、武松、鲁智深、公孙胜等人踪迹的兴趣:史进、杨志、李逵、呼延灼在正式中都确有其人或历史原型,其中一个人当了皇帝,一个人叛宋降金,一个在两军阵前掐死过金将,您知道他们分别是谁吗?
发布于:内蒙古自治区嗨牛配资-炒股配资排名-配资股网站-网络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